查看原文
其他

透明性—“建筑空间”与“人”的多重互动

Conversazione 2019-07-04

凯布斯 —视觉语言


如果人们看见两个或更多个图形彼此重叠,他们中的每一个图形都因这个公共的重叠部分而完整,这是人们就陷入一个矛盾的空间维度,人们必须设想一种新的光学特性,才能解决这个矛盾。这些图形具有了一种透明性,他们是互相贯通的,彼此间没有视线的遮挡。然而,透明性不仅仅暗示着图形的一种光学特性,它还暗示着一种更宽广的空间秩序。透明性暗示着人们对不同空间位置的同时感知。



透明性


“建筑空间”与“人”的多重互动

希望不只是建筑师嘴里的噱头

编辑:杨东晓,VIGO


 《透明性》(Transparency) 是 Colin Rowe 和 Bernhard Hoesli合作完成的一篇对现代建筑影响深远的建筑理论论文。发表时一石激起千层浪,它把现代主义建筑和立体主义绘画紧紧结合在了一起。其实并不能说现代主义建筑就真的受了立体主义绘画多大的影响,也更不是某些极端的评论家说的那样现代主义建筑的空间组织就是立体主义绘画的副产物,但是,这两者至少在“目的”上是完全相同的。
     

那么,这个目的到底是什么。在我看来,这个目的就是“使观察者能够同时接收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空间的感知”大家都知道,因为透视的存在,如果没有意外(有玻璃存在等)我们在静立不动(包括身体和眼睛)的情况下是只能看到一个三维空间的。具体说来,假设前方五米处有一个背对着我们的身材高挑的少女,我们在这里站着不动就只能看到她的背面而看不到她的正面,这时候我们经常做的是绕到正面去假装看风景,但如果女朋友在身边呢?那就只能乖乖站好了,但是我们的脑海中仍然会浮现出此女的正面形象,这其实就是人类塔式心理的一个重要表现,即随时随地想要看到一个完整的东西,即使看不到,也会脑补出来。【请记住这个生动的例子,后面会提到】那么既然大家都知道了一般情况下我们只能看到一个三维空间,就也明白了为什么立体主义的大师们(塞尚,毕加索等)想让我们能同时看到不同的三维空间——他们要改变世界,猩球崛起,说白了,他们要装B啊,装B对于艺术家来说可是太重要了啊。但是和我等的瞎装B不同,别人装出了一套理论,也就蜕变成牛B了。

那么现在具体来看看这些大师是如何做到的。第一步,他们放弃了用传统的透视法则去画画,(正如前文所说透视法则就是限制住我们只能一次看见一个空间的罪魁祸首)采用了全新的方法去表达空间的景深——我把这种方法称为“视点乱放法”。如果对立体主义有了解的童鞋们可以忽略掉这一段,我在这里为不了解的童鞋们解释一下。假设,我现在变成了一个摄影师,我需要给我的美女模特拍照并贴在一张A4的纸上,如果我是一个传统的摄影师我就会选好一个最美丽的角度拍一张最酷炫的照片然后洗印出来贴在A4纸上,但如果我是一个fashionable的立体主义摄影师,那么我会从模特的正面,背面,上面,下面(额.....),侧面拍很多张,我还会给她拍几张脸部特写,腿部特写,再退远点给她来几张全身照,最后我就得到了几十张拥有不同视点的照片(就是说不同的角度,高度,距离),然后把他们洗出来,大大小小的,再贴在这张A4的纸上。其实这就是立体主义绘画做的事情,把一个物体的不同面展现在同一张纸上,只是他们用的是画笔,我用的是相机而已,原理是一样的。这时候你可能就不爽了,嘿他妈的,这么简单谁不会啊,这也叫装B?那我分分钟装到天上去。其实不然,这些大师之所以被称之为大师,高就高在他们组合这些不同的面的方式,你我组合出来的就很可能是混乱的一坨,但是塞尚等组合出来的不同的面就是会给我们无限的遐想。

那么很多介绍立体主义的资料就写到这里戛然而止——立体主义给你无限的遐想。这些资料就这么不负责任地让你自己去遐想了啊,我也是“遐想”了很久才开始思考为什么这种绘画方式就会给你无限的遐想?实际上是这样的——还拿我刚才的给美女模特拍照来说,我得到了几十张不同角度的照片,每一张照片其实都代表了一个特定的三维空间,而如果我只是单单观察一张照片,即使这张照片只有一个腿部特写,我们的大脑仍然会根据透视原则还原出模特的大体样子(前文所提到的我们心里对完整体的强烈渴望),也就大概还原出这个三维空间的样子。但是,当我用另外四张从不同角度拍摄的照片把这张腿部特写包裹起来时,我们的脑子就不能够正常工作了,因为同时出现了五种可能,每一张照片都可以推断出一个完整的空间,而当五张叠加在一起,我们的大脑就会不知道该如何去判断了——因为此时的空间已经从深空间(deep space)变成了浅空间(shallow space), 即每一张照片所对应的空间被另外几张照片所对应的空间切断,从而使得我们只能在推断出非常狭窄的深度。用数学的XYZ轴来解释,我们的画面是只有XY轴的,通过透视,人脑可以推断出Z轴(XYZ轴组成一个空间),即深度轴,但是不同的照片在同一张纸内放上了多个XYZ轴,我们的大脑就完全丧失了参考系,从以前可以向Z轴推出一百米深度到了现在只能推出十米。那么,空间就被压缩了,“浅空间”就出现了。而由于我们人脑又极度想知道一个完整的东西,即不满足于仅仅对潜空间的认知,那么我们就会开始组合这些完全不是同一个角度拍出来照片去脑补出我们自己所认为合理的深空间,即完整的空间。这种脑补在“深空间”的层次是无法进行的,只能在人为营造的“浅空间”里面进行。就像我给你两栋楼,他永远就是两栋楼,但是如果我把这两栋楼拆成一个一个小零件,你就可以脑补出这些零件可以创造出什么样的楼。在这里,这些零件就是“潜空间”,是人为创造的,而这栋楼就是“深空间”,是人类大脑因为对“完整性”的强烈欲望而所希望得到的认知效果。在一副精心安排的立体主义画中,大师们给我们很多种组合“浅空间”的方式,从而在一幅画中,我们或许能够得到很多不同的“深空间”,这就让这幅画趣味恒生,百看不厌了
     

对于画作来说,让人百看不厌自然就是经典,立体主义通过上述方式做到了,那么建筑师当然也不甘落后,他们也想让自己的建筑作品永垂不朽啊,百看不厌啊。他们因此想找到一种与立体主义“浅空间”脑补成“深空间”相对应的方式去表达建筑。这时候问题就出现了,正如我前文提到,之所以立体主义的画这么有趣是因为我们可以进行脑补,脑补产生了无限的可能。但是,和绘画中的空间都是虚拟的所不同的是(在二维空间通过透视进行模拟),建筑本身就是一个三维的东西,是真正存在的,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完全看到建筑的几乎每个面,一切都是可见的而不是暗示出来的,这可让我们如何脑补啊。
     

柯布西耶的答案很简单很震撼——通过路径的引导让观察者只能看到建筑的正立面,再通过控制正立面的视线最高点来营造出一些透视,给观察者以脑补的无限空间妙啊,试想当我们始终只能看见一个物体的正面的时候,它是二维的,我们不知道Z轴该怎样推,这不就是“明明白白的不明白”吗。而再次因为我们脑海中根深蒂固的求全思想,我们会跟随着建筑师刻意营造的一些若隐若现的透视去脑补出建筑的三维全景,这种脑补或许是正确的,或许是错误的,都无所谓,要的就是这个效果。而与画作截然不同的是,建筑的三维空间是有真相的,而画作始终是虚构的。也就是说我们脑中脑补出来的建筑的三维空间最终是可以用这个建筑真实的样子去证伪的。试想当我们在建筑师用正立面所创造出来的“浅空间”中绞尽脑汁脑补出这个建筑的三维样子后,换一个角度看到建筑真实的样子和我们脑中所想象的完全不一样时,这将会多么惊讶和让人激动啊。建筑的乐趣也就因此应运而生,建筑也因此有了可以一看再看,百看不厌的可能。

总结来说,柯布西耶的解答和立体主义绘画其实都是在维度之间玩游戏,这个维度不是2维,不是3维,而是一个2.5维,这个2.5维也可以说成是“浅空间”。 绘画可以通过透视在二维平面上表现三维,而立体主义绘画通过截断深空间创造浅空间的方式而只将维度提高0.5度,变成2.5维。相反,柯布西耶通过把我们的视线限制在一个正立面上的方式将建筑这个3维的物体拉回到2维,而那些故意营造的透视现象则又让其维度回升到2.5维。2维和3维的东西都是确定的,唯一的,而2.5维,这个完全是由于暗示而脑补出来的维度则因此拥有了无限组合的可能。


实例研究——日本建筑师对于透明性的研究十分透彻,其建筑空间因此具有了无与伦比的通透感,与人的交流自然产生。


透明性第一层境界

见山是山  见水是水


回想一下我们刚刚从妈妈肚子里来到世界的时候,我们第一眼看见的应该是手术室的地板(一般情况下正在被倒提着拍屁股),然后是美丽的护士姐姐,然后是病床上虚弱的妈妈,再到手术室外跪地不起的爸爸。。。。。但是那时候你真的知道什么是“地板”,什么是“护士”,什么是“妈妈爸爸”吗? 并不呀,初生之时你眼中的所有都只是“一坨东西”,因为你的脑中还没有那些definition去定义和认知这个世界(比如给你生命,十月怀胎的人就是你的妈妈,初生时候“妈妈”和“地板”是没有区别的),那么在禅宗中这种状态被定义为“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强调的是物体的一个“原物性”,是人对事物一种最原始的认知状态,是什么就是什么——一清二楚,毫无遮掩,也就可以在某种意义上被称之为透明——通透的且一眼便知的。

建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具备这种透明性的,人们用木头去建造木头房子,用石头去建造石头房子,一切都一清二楚,毋庸置疑——直到“建筑表皮”这个概念的出现。随着世界人口增加,现代建筑所需要满足的功能里面“大容量”成为必然,这就促使了建筑师把房子往天上堆,“超高层建筑”因此出现。而建筑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建高楼的想法有了执行力,通过使用钢筋水泥、玻璃、预制板这几种材料我们大有一种“天高任我盖”的雄心壮志。于是古老的石材、木材因为造价高、供量小等原因被上面提到的几种新材料完全取代,但人们的审美和文化需求又不满足于生活在水泥堆成的城市盒子里,因此智慧的建筑师们就往往会给混凝土建筑披上一层外衣,也就是一层建筑表皮,比如在外表面贴一层薄薄的石材,贴一层木材等,以赋予建筑个性。这种做法看似无可厚非,实际破坏了建筑的“原物性”,使我们被表皮蒙蔽。针对这个问题,很多建筑师想着“顺应时代潮流,这点顾虑算个屁”也就过去了,但是有一个叫做隈研吾的日本人就不这样安慰自己,他探索将建筑回归原本(石头房子就该是石头房子)却又能同时满足现代建筑功能的方法——他成为了大师。

隈研吾  石头博物馆


隈研吾的天才在他为石头博物馆方案写的简述上展现得淋漓尽致,只是短短的一句话——“恢复事物的直接性,是否就能让人感受到当今时代氛围的现代建筑”,解释一下,隈研吾认为那些贴上一层表皮(石头或木头)的建筑是不具备现代感的,相反纯粹用石头这些很古老的材料去搭建一个博物馆或许反而可以展示出十足的现代感。为什么,因为贴上“表皮”就好像我们经常说的衣服“做旧”一样,纯粹是一种人为的东西。当我们看到一个房子,上面贴了石头表皮,我们的第一反应就会是“哦,这个房子想要复古,里面或许会陈列一些古董什么的”潜意识里面这个建筑就没有现代感了;然而如果我们看到一栋完完全全就是用石头搭建的建筑,我们或许就会想“哇,石头房子耶,里面有什么新奇玩意儿啊”。(基于我对这句话的理解)
     

来具体说说隈研吾是怎么做的。他一丝不苟地将整个建筑都用上了石材,没有用到一点混凝土。而因为纯粹石头的建筑太过封闭,没有通透性,不满足现代建筑的需求,他将所有石材如下图抽空三分之一,并选择一些抽空的缝隙加入意大利进口的六厘米厚的白色大理石板,这种石板有很好的透光性,锐利的光线经过石板一塞再落入博物馆内变得柔和很多。这样,三种石头的结合(纯石板墙壁,镂空石板墙壁,加入意大利石板的塞光墙壁)使得石头建筑也拥有了现代建筑的透光和流动性,实在是世界石头建筑中的经典之作。

透明性第二重境界

见山不是山  见水不是水

在禅宗上来说,修行人经历苦难,长期的禅定,终得开悟,看什么都不是什么了。也就是佛教金刚经上所说的“心中无相”的情况。(“在普通人的脑子里,每一种东西都是有特定的“相”的,比如当我们说到“佛”的时候脑子里面就会涌现出金光闪闪,盘着发髻,正襟危坐的大雕塑,这个东西就是“佛”在你心中的“相”,但是他真的就是佛吗?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佛的这个样子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西游记动画片中的那个如来佛祖是这个样子,但是那东西是动画制片人画出来的啊,凭什么说他就是佛,凭什么我不可以说昨天上学路上一直追着我咬的那条狗就是佛?”摘自南环瑾《金刚经说什么》,稍有改动)这个境界在建筑上来说没有这么晦涩,可以直接理解为建筑师通过营造各种暗示,使人们无法得到建筑的确切形状,脑中产生很多种可能,此为建筑的第二重透明性。而这第二重透明性又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达到:一个是在建筑材料上做文章,一个则是在空间暗示层面下功夫。
      

第一种方式可以简单地解释为:玻璃大家都知道是透明的,而石头墙壁大家都知道是不透明的,但如果通过特殊处理使玻璃变得半透明或不透明,使石头墙壁变得透明或半透明,那也就达到了某种意义上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至少颠覆了人们平常的认知。在这一点上做的非常杰出的莫属日本又一建筑天才妹岛和世。来看看她怎么做的。

妹岛和世系列作品   银座OPAQUE   


银座OPAQUE有两层立面,第一层外立面是纯玻璃,透过纯玻璃可以看到隐隐约约的OPAQUE字样,而当你凑近一点想看清楚里面是什么时候,你会看到第二层立面,位于里面的白墙,结结实实地挡住了你。非常简单的手法,却毫不含糊地做到了玻璃材质的不透明化。

表参道DIOR专卖店   


表参道DIOR专卖店,同样是在玻璃立面里面加上一层树脂纤维做成的纱网状立面,使得玻璃的透明度大大降低却又是隐隐约约能够看见。“从外面看,商场里的的人就像在充满雾气的舞台上表演”。
     

第二种方式为空间暗示,相较于第一种方法有更大的发挥空间,不仅可以从视觉上暗示(柯布西耶加歇别墅),还可以通过嗅觉,触觉和听觉等进行暗示。正是因为这一种透明性的存在,“可以用五感体验的建筑”才真正出现了。这里通过柯布西耶和安藤忠雄的作品来看。

柯布西耶  加歇别墅


这里有两张图,一张总平面图,一张正立面图。叛逆的天才柯布西耶用这个建筑咆哮着他的“走向新建筑”,我们看得也好像磕了药一样。目光集中到正立面,一排一排横向的长窗有秩序地排放在墙壁上,我们的第一反应会是什么——哦,这个别墅后面我们看不见的空间应该是和长窗走向一致,平行的大空间。但是现实是怎样呢,看到那张平面图,柯布西耶教你做人。他做的大空间完全与长窗垂直,和我们之前的预判完全对立。暗示和真实之间的穿梭与碰撞,是柯布西耶的建筑在和观者做的一场视觉游戏。建筑因此有了生命,和我们进行互动。

安藤忠雄  陕山池博物馆


这座博物馆是为了展示古代堤坝和水利系统的。安藤忠雄将大门隐藏在一个人造瀑布里面。当瀑布的水流从顶上泻下来,巨大的响声在很远处都能够听到。这就是听觉暗示。我们甚至还没有看到这个建筑的任何一个面,都已经可以脑补出来这座建筑的一些形状和功能了(比如,这或许是与水有的场所吧,或许是海族馆?或许是海洋博物馆?或许......无数的可能也就出现了)


写到这里我脑中冒出一个店面,深圳万象城的HOLLISTER专卖店。我之所以这么钟爱于HOLLISTER与这个店面的设计有很大联系。整个店面与其他品牌不同,没有明亮的光线照亮里面所有的产品,反而非常暗,入口很小,在入口处你甚至看不到里面是什么。但是入口两侧却有两块巨大的数字屏幕,循环播放着夏威夷海滩浪潮滚滚的影像,同时你还能听到浪潮的声音,哗哗哗,这个时候,虽然你明明知道这个店面是卖衣服的,但是你的潜意识却被视觉和听觉完全误导和暗示了,你会觉得或许里面真有一个大海呢。


   





【CVSZ第25期】


条件性/状态性艺术

比较、思考与讨论


- 被柯林·罗和罗伯特·斯拉茨基的《透明性》影响,我在思考着Irwin和Serra作品背后思想的异同。《透明性》一文提出了两个相对的概念:“物理层面”(literal/real)和“现象层面”(phenomenal/seeming)——物理层面更多关注可触碰的事物譬如物体和材料,而现象层面与不可触碰的感受更加相关。可以发现:Serra的作品中,装置往往具有较大尺度,并能够被人接近,从而与人进行身体上的互动,这里人作为参与者,故被归为“物理性条件动态”(literal conditional dynamics);然而在Irwin的作品中,装置常被隔在与人一定距离之外,或者更加强调视觉性的互动,作品回应或是揭示着周边现象的变化而使其更易被感知,在这里人作为观察者,故被归为“现象性条件动态”(phenomenal conditional dynamics)。


点击阅览专题介绍文章

艺术的状态性/条件性——没有变化,就没有感知

阅读书目

Being and Circumstance -

 Notes Toward a Conditional Art

by Robert Irwin

文/提引人

徐抒文,东南大学建筑学士

RISD景观设计 + 艺术史研究生

讨论时间

美国东部时间1月21日(周六)晚20:30pm

北京时间1月22日(周日)早9:30am

点击链接查看 过往专题

CVSZ当代艺术系列阅读+讨论计划


艺术不可能现代,艺术永远的回归起源

介入社会与艺术自主:波德莱尔的思想遗产

波普艺术

文化“祛魅”时代的文艺话语反思

从丹托的“艺术终结之后”谈后现代艺术

艺术自律与艺术终结(一)

艺术自律与艺术终结(二)



Conversazione是谁?

Conversazione是个关于“一起阅读艺术,思考交流”的社群。这里不仅有严肃的to be or not to be式的哲学问题,还有鲜为人知的有趣故事。不仅可以认真地探讨艺术哲学,还可以一起走访艺术家、约展览、约话剧、约速写,一起玩耍。我们不要看客,要热爱思考、积极参与讨论的学习者;我们不做华丽的排场和冠冕堂皇的门面,我们要共同创建一个“纯粹、感性、又具有批判性”的艺术交流社群。CVSZ在北京、上海、波士顿都曾举办线下活动,同时会有定期线上讨论,参与者可以不受地域限制。欢迎关注我们,查看更多过往活动和社群介绍。(微信公众号conversation_art)

CONVERSAZIONE

微信:conversation_art



这是一场关于艺术的对话也不仅仅是艺术

长按二维码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